Hot Search Terms

失 聽,聽力測試香港,聽覺測試

嬰幼兒聽覺測試:早期發現聽力問題至關重要

嬰幼兒時期是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,早期發現聽力問題對於語言和認知發展至關重要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每1000名新生兒中約有1至2名患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。因此,新生兒聽力篩檢已成為香港公立醫院的常規檢查項目之一。

新生兒聽力篩檢通常在出生後24至48小時內進行,主要採用兩種客觀聽力測試方法:

  • 自動聽性腦幹反應測試(ABR):通過貼在頭皮上的電極記錄嬰兒對聲音刺激的腦電波反應,無需嬰兒主動配合。
  • 耳聲發射測試(OAE):將小型探頭放入耳道,檢測內耳對聲音刺激產生的回聲反應。

對於稍大一些的嬰幼兒,則可以採用行為觀察聽力測試。測試者會觀察嬰兒對不同頻率和強度聲音的反應,如眨眼、轉頭或停止吸吮等自然行為。這種測試方法雖然較為主觀,但對於評估嬰兒的整體聽覺功能很有幫助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通過了新生兒聽力篩檢,家長仍應密切關注孩子的聽力發展。香港聽力學會建議,在嬰兒6個月、1歲和2歲時進行定期聽力追蹤檢查,特別是對於有家族聽力損失史或出生時有併發症的高風險嬰兒。

兒童聽覺測試:遊戲式的檢查方式

隨著兒童年齡增長,聽力測試方法也隨之調整,採用更適合兒童心理特點的遊戲式檢查方式。在香港,3歲以上的兒童通常可以配合完成更精確的聽力評估。

視覺強化聽力測試(VRA)是針對1-3歲幼兒的常用方法。測試時,兒童會聽到聲音,同時看到有趣的視覺獎勵(如閃爍的燈光或動畫)。通過觀察兒童轉向聲源的行為,可以準確評估其聽力閾值。香港大學聽力學研究顯示,這種方法在幼兒聽力評估中準確率可達90%以上。

對於3-5歲的兒童,則採用遊戲聽力測試(Play Audiometry)。兒童被教導在聽到聲音時完成簡單的遊戲動作,如將積木放入盒子或按下按鈕。這種方法將聽力測試轉化為遊戲,大大提高了兒童的配合度。

在香港進行兒童聽力測試時,家長需注意以下事項:

  • 選擇兒童熟悉的環境進行測試,減少焦慮感
  • 測試前確保兒童休息充足,避免因疲勞影響測試結果
  • 測試時間不宜過長,通常控制在20-30分鐘內
  • 如發現兒童對某些頻率聲音反應異常,應及時複查

成人聽覺測試:詳細評估聽力狀況

成人聽力測試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評估聽力狀況,診斷可能存在的聽力損失類型及程度。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數據顯示,約15%的成年人在噪音環境中工作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。

純音聽力測試是成人聽力評估的基礎項目。受試者佩戴耳機,對不同頻率(250Hz-8000Hz)的聲音做出反應,測試人員記錄能聽到的最小聲音強度(聽閾)。測試結果以聽力圖形式呈現,可清晰顯示各頻率的聽力狀況。

語音聽力測試則評估實際生活中的言語理解能力。受試者需重複聽到的單詞或句子,測試在不同音量下的語音識別率。這對評估助聽器效果特別重要。

中耳功能測試包括:

  • 鼓室圖檢查:評估中耳壓力及鼓膜活動度
  • 鐙骨肌反射測試:檢查聽覺反射弧功能
  • 耳咽管功能測試:評估耳咽管通暢度

許多成年人會忽略逐漸加重的聽力問題。香港聽力學家建議,40歲以上成年人應每2-3年進行一次常規聽力檢查,特別是在出現以下情況時: 失 聽

  • 經常要求他人重複說話
  • 電視音量調得比家人高
  • 在嘈雜環境中聽不清對話
  • 耳鳴持續不緩解

老年人聽覺測試:了解老年性聽力損失

老年性聽力損失(Presbycusis)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出現的雙耳對稱性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。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,65歲以上長者中約30-40%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,80歲以上比例更高達60%。

老年性聽力損失的特點包括:

  • 高頻聽力首先受損,影響對輔音(如s、sh、f等)的辨識
  • 言語理解能力下降,特別是在噪音環境中
  • 可能伴隨耳鳴或聲音耐受度降低
  • 進展緩慢,患者往往不自覺

老年人聽力測試的重點在於: 聽覺測試

  • 全面評估聽力損失程度和類型
  • 評估言語理解能力,特別是噪音下的表現
  • 排除其他可能導致聽力下降的疾病(如耳垢栓塞、中耳炎等)
  • 評估聽力損失對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的影響

助聽器是改善老年性聽力損失的主要方法。香港市面上有多種類型的助聽器可供選擇:

類型 特點 適用人群
耳背式(BTE) 功率大,易操作 中重度聽損
耳內式(ITE) 美觀,佩戴舒適 輕中度聽損
耳道式(ITC) 隱蔽性好 輕中度聽損
深耳道式(CIC) 幾乎看不見 輕度聽損

香港聽力學家建議,老年人選配助聽器時應考慮:

  • 聽力損失程度和類型
  • 日常生活需求和活動水平
  • 手部靈活度(影響操作能力)
  • 預算和保險覆蓋範圍

不同年齡層聽力保健建議

保護聽力應從嬰幼兒時期開始,貫穿一生。以下是針對不同年齡層的聽力保健建議:

嬰幼兒及兒童:

  • 避免將異物放入耳道,包括棉籤
  • 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,防止發展為中耳炎
  • 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高分貝噪音(如玩具槍、煙花等)
  • 接種疫苗(如麻疹、腮腺炎疫苗),預防可能導致聽力損失的傳染病

成年人:

  • 工作環境噪音超過85分貝時,應使用耳塞或耳罩
  • 使用耳機時遵循60/60原則: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%,連續使用不超過60分鐘
  • 避免使用尖銳物品清理耳垢,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
  • 控制慢性疾病(如糖尿病、高血壓)可能影響聽力

老年人:

  • 定期進行聽力檢查,及早發現聽力變化
  • 保持社交活動,刺激聽覺中樞功能
  • 均衡飲食,補充維生素B12、葉酸等可能有益聽力的營養素
  • 如已使用助聽器,應定期維護和調整

香港聽力學會建議各年齡層的聽力檢查頻率: 聽力測試香港

年齡段 建議檢查頻率 特殊情況
新生兒 出生後48小時內 高危嬰兒需增加檢查
嬰幼兒(0-3歲) 每6-12個月 有聽力問題家族史者需更頻繁
學齡兒童(4-18歲) 每2-3年 有中耳炎或聽力問題史者每年檢查
成年人(19-40歲) 每3-5年 噪音暴露者每年檢查
中年人(41-64歲) 每2-3年 有聽力問題症狀者立即檢查
老年人(65歲以上) 每年 已使用助聽器者每6個月檢查

聽力損失往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,早期發現和干預對於維持良好的聽力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。香港現有多家機構提供專業的聽力測試服務,包括公立醫院耳鼻喉科、私家診所以及專業聽力中心。如發現任何聽力問題跡象,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,避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