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t Search Terms

公屋入息上限,公屋入息計算方法,公屋入息限額

一、2024年公屋富戶政策變更概述

2024年香港公屋富戶政策迎來新一輪調整,主要針對入息及資產上限進行修訂。根據房屋署最新公告,單身人士的公屋入息上限由原先的12,940港元調整至13,500港元,而四人家庭則從30,950港元上調至32,400港元。資產限額方面,單身人士放寬至26.8萬港元,四人家庭則增至56萬港元。此次調整反映政府因應通脹及經濟環境變化,試圖平衡公屋資源分配與住戶實際需求。

政策變更背後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香港近年物價指數上漲(2023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同比上升2.1%)以及最低工資調升(2023年5月增至每小時40港元)。房屋委員會強調,新標準旨在確保真正有需要家庭能獲得居住保障,同時要求經濟條件改善的住戶騰出單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調整特別加強對「非自住物業」的審查力度,持有物業者須提供更詳盡的證明文件。

二、新標準詳解:收入、資產、居住情況的具體數字

1. 新入息上限:不同家庭人數的入息限制

家庭人數 2023年舊制(港元) 2024年新制(港元) 增幅
1人 12,940 13,500 4.3%
2人 19,550 20,400 4.3%
3人 24,410 25,500 4.5%
4人 30,950 32,400 4.7%

公屋入息計算方法方面,當局明確規定需計算所有家庭成員的經常性收入,包括:

  • 薪金(含佣金及津貼)
  • 經營業務收益
  • 退休金及長俸
  • 投資回報(如股息、租金收入)

2. 新資產上限:可計算資產的最新限額

資產審查範圍涵蓋:

  • 銀行存款(包括定期與活期)
  • 股票、基金及債券市值
  • 商業車輛及設備
  • 非自住物業淨值(扣除未償還貸款)

以四人家庭為例,若持有價值80萬港元的股票組合,超出新公屋入息限額24萬港元,便需在申報期內處置部分資產。

三、案例分析:不同情況下的應對策略

1. 家庭收入超標:如何合法降低收入

案例:陳氏夫婦年收入共34萬港元(丈夫月薪1.8萬,妻子兼職月入1萬),略高於二人家庭20.4萬港元的公屋入息上限。專業社工建議採取以下措施:

  • 妻子可暫停兼職,將家庭年收入降至21.6萬港元(仍超標)
  • 改用丈夫自願醫保供款(每年最高扣除1.2萬港元)
  • 申報子女教育開支(如國際學校學費可部分抵減)

最終透過稅務規劃,將「可計算收入」控制在19.8萬港元,符合資格。

2. 資產超出上限:如何處理超額資產

案例:退休人士張先生持有60萬港元存款(單人限額26.8萬港元)。法律顧問建議:

  • 將35萬港元轉為年金計劃(不計入資產審查)
  • 預付3年安老院費用(約18萬港元)
  • 剩餘7萬港元存入聯名戶口(子女佔50%權益)

經調整後,張先生名下資產降至24萬港元,順利通過審查。

四、如何準備應對審查:文件準備、財務規劃

房屋署要求住戶在申報時提交以下文件副本:

  • 最近3個月薪金單(顯示實際入息)
  • 稅務局發出的上年度薪俸稅評稅通知書
  • 銀行月結單(顯示存款餘額)
  • 證券戶口結單(截取申報日前1個交易日資料)

財務規劃專家提醒:

  • 避免在審查前3個月接收大額轉賬(如親友贈款)
  • 自住物業若已抵押,需提供最新按揭還款紀錄
  • 境外資產須按申報日匯率折算為港元

五、求助管道:尋求專業意見與協助

住戶可透過以下途徑獲取支援:

  • 房屋署熱線:2712 2712(提供政策解讀)
  • 社區服務機構:如聖雅各福群會設有「公屋富戶支援計劃」
  • 法律援助署:針對資產糾紛提供免費法律諮詢

註冊社工黃女士指出:「2023年共有1,142宗公屋富戶上訴個案,其中37%成功透過專業協助保留居住權。建議住戶在收到『遷出通知書』後14日內提出覆核,並提交新證據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