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間手術全攻略:從術前準備到術後護理
一、什麼是日間手術? 日間手術(Day Surgery)又稱為「同日手術」,是指病人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從入院、手術到出院的全過程,無需住院過夜的醫療模式。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2022年統計,全港公立醫院每年進行超過15萬例日間手術,佔擇期手術總量約35%,其中白內障切除、疝氣修補、關節鏡檢查等項目實施率最高。這種模式最早...

一、什麼是日間手術?
日間手術(Day Surgery)又稱為「同日手術」,是指病人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從入院、手術到出院的全過程,無需住院過夜的醫療模式。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2022年統計,全港公立醫院每年進行超過15萬例日間手術,佔擇期手術總量約35%,其中白內障切除、疝氣修補、關節鏡檢查等項目實施率最高。這種模式最早由英國小兒外科醫師尼古拉斯·勞爾於1909年提出,近十年因醫療技術進步而在亞洲地區快速普及。
1.1 日間手術的定義與優點
日間手術的核心在於「精準醫療時程管理」,通常要求患者在手術後4-6小時內達到出院標準。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:對患者而言,可降低院內感染風險(據香港衛生署數據,日間手術患者感染率僅0.12%,較傳統住院低67%),減少家屬陪護負擔;對醫療機構而言,能提升病床周轉率,香港伊利沙伯醫院日間手術中心啟用後,年度手術量提升42%;對社會醫療系統而言,可節約醫療資源,香港醫管局研究顯示日間手術平均費用較傳統住院節省約55%。
1.2 哪些手術適合日間手術?
適合日間手術的項目需符合「手術時間短、出血量少、麻醉風險低」三大原則。具體分類如下:
- 眼科手術:白內障超聲乳化術(香港每年約2萬例)、青光眼雷射治療
- 消化內鏡:胃鏡息肉切除、大腸鏡檢查(佔香港私家醫院日間手術量28%)
- 骨科手術:關節鏡半月板修復、腕管綜合徵鬆解術
- 婦科手術:子宮鏡檢查、輸卵管結紮
- 整形手術:皮膚病灶切除、激光治療
需注意的是,合併嚴重心肺疾病、凝血功能異常、或獨居且無照護支援的患者,需經麻醉醫師嚴格評估是否適合日間手術。
二、術前準備:讓手術更順利
2.1 醫師諮詢與評估的重要性
完整的術前評估應包含「三階段落實機制」。首階段由主治醫師進行手術適應症評估,例如疝氣修補需確認疝囊大小與復發風險;第二階段由麻醉醫師採用美國麻醉醫師協會(ASA)分級標準評估,ASA III級以上患者需進行心肺功能強化測試;第三階段由個案管理師進行社會支持系統評估,確保患者返家後有至少24小時的照護陪伴。香港聖保祿醫院日間手術中心更引入「虛擬實境術前導覽」,讓患者透過VR設備提前熟悉手術環境,研究顯示可降低術前焦慮評分達38%。
2.2 術前檢查項目與注意事項
標準術前檢查套餐應根據手術類型分層配置:
| 手術級別 | 必查項目 | 特殊要求 |
|---|---|---|
| 第一級(低風險) | 血常規、心電圖 | 禁食6小時 |
| 第二級(中風險) | 加查凝血功能、胸部X光 | 停用抗凝藥5-7天 |
| 第三級(高風險) | 加查心肺功能、專科會診 | 術前住院觀察 |
藥物調整方面,糖尿病患者需調整胰島素用量,高血壓患者應持續服用ACEI類藥物,但須停用利尿劑。特別要注意的是,服用抗凝血劑(如Warfarin)者需在手術前5-7天轉換為低分子肝素,並於術前12小時停藥。
2.3 手術當天的準備:飲食、穿著與交通
術前禁食應遵循「2-4-6-8原則」:清飲料(清水、茶)禁食2小時,母乳禁食4小時,配方奶禁食6小時,固體食物禁食8小時。香港養和醫院日間手術部推行「碳水化合物負荷術前飲料」,研究顯示可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。衣著建議採用前開式棉質衣物,避免套頭衫、連身裙等設計。交通安排必須預約專業護送車輛,術後24小時內禁止自行駕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,香港日間手術中心多與「復康巴士」服務合作提供專車接送。
三、手術過程:了解細節,安心應對
3.1 麻醉方式的選擇:局部、全身、舒眠麻醉
麻醉選擇需綜合考慮手術類型、時長及患者狀況:
- 局部麻醉:適用於體表小手術,如皮膚病灶切除,優點在於術中保持意識清醒
- 區域麻醉:包括脊椎麻醉、硬膜外麻醉,常用於下肢手術,術後可立即進食
- 舒眠麻醉(MAC):透過標靶控制輸注(TCI)技術給予鎮靜藥物,患者處於淺眠狀態且保留自主呼吸,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數據顯示用於腸胃鏡檢查的成功率達98.7%
- 全身麻醉:採用短效藥物如Propofol、Remifentanil,蘇醒時間可控制在15分鐘內
最新趨勢是「多模式麻醉」,例如在白內障手術中合併表面麻醉與鎮靜技術,既能控制疼痛又減少麻醉藥用量。
3.2 手術流程簡介:以常見日間手術為例
以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為例,標準流程包含:
- 術前標記:於站立位標記疝氣突出點,誤差需控制在3mm內
- 麻醉誘導:採用喉罩全身麻醉,避免氣管插管損傷
- 手術操作:建立3個5-10mm操作孔,植入聚丙烯網片固定
- 甦醒期管理:在PACU(麻醉後監護室)監測至Aldrete評分≥9分
整個過程嚴格控制在90分鐘內,其中關鍵技術在於採用新型自固定網片,較傳統縫合固定節省約20分鐘操作時間。
四、術後護理:加速康復,避免併發症
4.1 返家後的注意事項:飲食、休息與活動
術後營養應遵循「階梯式進食原則」:清醒後2小時先試飲清水,4小時後進食流質(如粥水),6小時後過渡至軟質食物。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建議術後食譜應富含支鏈胺基酸,例如蒸魚肉、豆腐等易消化蛋白質。活動方面需掌握「三三制」:第一階段(術後0-8小時)絕對臥床,第二階段(8-24小時)床旁活動,第三階段(24小時後)逐漸恢復日常活動,但腹腔鏡手術患者應避免提重物超過5公斤。
4.2 傷口護理與疼痛控制
現代傷口護理強調「濕性癒合理論」,建議:
- 防水敷料可維持3-5天,其間可正常淋浴但避免浸泡
- 使用含銀離子敷料可降低感染風險達42%(香港瑪麗醫院臨床數據)
- 縫線拆除時間根據部位調整:面部5-7天,軀幹7-10天,關節處14天
疼痛管理採用「多模式鎮痛方案」,基礎用藥為對乙酰氨基酚(每6小時500mg)聯合布洛芬(每8小時400mg),突破性疼痛時可使用曲馬多。特別要注意的是,日間手術後疼痛峰值常出現在術後6-8小時,此時恰為患者返家時間,需預先備妥止痛藥物。
4.3 何時需要回診或尋求醫療協助?
出現以下警示症狀需立即就醫:
| 症狀類別 | 具體表現 | 處理時限 |
|---|---|---|
| 出血徵兆 | 傷口滲血每小時浸透2×2紗布 | 立即就醫 |
| 感染跡象 | 紅腫範圍擴大、膿性分泌物、發燒>38.5℃ | 24小時內 |
| 血栓風險 | 單側小腿腫痛、胸悶氣促 | 急診處理 |
常規回診時間根據手術類型而定:白內障手術需於術後1天、1周、1個月複查;骨科關節鏡手術需在術後2周拆線,4周評估功能恢復。香港日間手術中心普遍設有24小時諮詢熱線,統計顯示約12%患者會在術後夜間撥打熱線,其中68%問題可經電話指導解決。
五、常見問題與解答:消除疑慮,安心手術
5.1 日間手術的風險與併發症
根據香港醫療數據庫統計,日間手術嚴重併發症發生率為0.18%,主要風險包括:
- 麻醉相關:術後噁心嘔吐(PONV)發生率約8%,可透過術前使用止吐藥預防
- 手術相關:出血(0.07%)、感染(0.12%)、傷口癒合不良(0.05%)
- 系統性風險:靜脈血栓(0.03%),高風險患者需穿戴梯度壓力襪
為降低風險,香港品質保證局制訂了《日間手術服務認證標準》,要求機構必須具備「緊急轉住院機制」,統計顯示約1.2%的日間手術患者因各種原因需轉為住院治療。
5.2 日間手術費用與保險給付
香港日間手術費用存在公私立醫院差異:
- 公立醫院:符合資格人士收取定額費用,白內障手術連同人工晶體為1.5萬港元
- 私家醫院:疝氣修補術套餐價約3-8萬港元,差額主要體現於麻醉方式與材料選擇
保險給付方面,香港主要醫療保險公司均已將日間手術納入標準保障範圍,但需注意:
- 部分保單要求手術必須在「註冊日間手術中心」進行
- 新型微創技術(如單孔腹腔鏡)可能需預先審批
- 麻醉醫師費用通常另計,約為主手術費的20-30%
建議患者在手術前2周向保險公司提交「預先授權申請」,並確認自付額與共付比例。根據香港保險業聯會2023年數據,日間手術的理賠結案平均時效為8.5個工作日,較傳統住院理賠快40%。










